Thursday, December 27, 2012

獨處是要與神同在

他以我的默念為甘甜.我要因耶和華歡喜。 ( 104:34)

 
獨處並非只是在於抽離和安靜。也不是在於靜止內心嘈雜的聲音、好叫自己能享受片刻的安寧和恬靜。正如歷代屬靈長者們的一致體會、獨處不是為了孤獨而是為了與神同在。

獨處並非在於退到一個孤獨無人之地、而是退到一個可以相交團契之處。那裡不單只是寂靜、還是充滿內心與神交往對話的地方。獨處絕非是抽離為了退隱、乃是抽離為了能與那經常在群眾中容易被忽略的神有更深度的相交。

我們也許可以在忙碌的服侍中體會神的同在。我們也可以在集體的敬拜和小組查經聚會中經歷神的臨在。但這在獨處中與神相交的經歷、乃是一種神給人獨特的恩典體會。

我們在獨處中與神的相交可以是多元化的。但我們在獨處中是要追求寧靜過於祝福、追求相交關係過於尋求生活的答案、我們也非為了得著什麼啟示或施予什麼給神、而是為了專注在愛我們的天父身上。在獨處中我們學習如何藉著專注的聆聽、和靜享與神友誼的關係中、去體會祂臨在的榮美。

有很多創意和美善的事情都可能在獨處中產生出來、但這並非是我們實踐獨處的原因。獨處本身就是我們操練的唯一目標。獨處實在是一個充滿信望愛的地方、因此獨處強調臨在過於工作、尋求相交過於得到幫助。

Sunday, December 23, 2012

獨處默想的操練

耶穌的名聲越發傳揚出去.有極多的人聚集來聽道、也指望醫治他們的病.耶穌卻退到曠野去禱告。 (路 5:15-16)

 
獨處默想的操練經常會碰到重重阻力。其中包括有外在環境而來的壓力和發自內心的煩躁雜亂思想等。故此我們有必須建立操練獨處的習慣。事實上、人是有足夠的理由不選擇抽離獨處。因此我們需要好好計劃獨處默想的操練。我們絕對不能倚賴老我的自發而行、因為這操練絕非人性的自然傾向。

獨處默想的操練基本上沒有一種最理想的時間和地方。每一個人都必須按照自己的生活習慣和工作日程、來選擇一種最合適自己操練獨處默想的時間和地方。對某一些人來說、早上可能是最合適的時間; 但對另一些人而言、午飯時候或晚間會更合適。有些人喜歡在家中某處安靜的角落來操練獨處。但也有些人喜歡到公園或海灘去安靜默想。無論在什麼的時間或地方、最要緊的就是讓我們可以真正安靜去操練獨處默想的功課。

操練的重點在於能為自己騰出空間來作生命的反省。身心靈的忙碌會令人感到疲乏、混亂和迷惘。心中失去了重心便會時常覺得有種不知所措或若有所失的一種莫名感受。獨處默想的習慣是為生命建立一個屬靈傳统、幫助我們勝過每次在安靜中都忙著要尋找某種人生決策和方向的渴求。透過這種屬靈傳统、我們便可以在獨處安靜中放鬆自己的緊張情緒、享受與神同在的親密空間。

有獨處的空間不一定會有反省和默想的發生。在安靜的環境中也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干擾。我們心中莫名的忙亂、失落、衰敗和恐懼感都會在安靜中忽然湧進來。我們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才能叫心中的干擾和躁音慢慢安靜下來。正如幼苗需要在寂靜的泥濘中等候多時才茁壯起來。故此、忍耐和堅持都是操練獨處默想所必須要有的部份。

Saturday, December 22, 2012

僕人領袖的責任與成長

耶穌、外邦人有君王為主治理他們.那掌權管他們的稱為恩主.但你們不可這樣.你們裡頭為大的、倒要像年幼的.為首領的、倒要像服事人的。是誰為大、是坐席的呢、是服事人的呢.不是坐席的大麼.然而我在你們中間、如同服事人的。 (路 22:25-27)

 
領袖經常會面對自己內在的爭扎和外在的群体壓力、去追求成一個勇敢、果斷、自信、獨立和自恃的强人。久而久之,領袖會很容易被誤導以為自己真是一個無械可擊的偉大人物。因著別人的期望和社會的鼓催、一個偏差了的領袖自我形像便因此被世人所塑造出來。很快我們便把這領袖的觀念看成為一個人類社會不變的真理。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領袖是絕對無可口非的事。但做一個自義和自恃的領袖卻是一個極大的假象。領袖經常面對群体的壓力去成為一個强壯自恃的人。因此領袖時常都處於只有施予、而沒有接受幫助的光景中。這絕對不是一個健康的社會現象。

一個僕人領袖同是一個需要別人幫助和別人需要他幫助的人。這種領袖的生活形態是平衡於盡責服役和接受培育之間。意思是指這些領袖一方面可以是很強壯的帶領者、但另一方面、他也樂意承認自己有缺乏、輭弱和需要學習成長的地方。這種領袖在樂於施予和服役他人的同時、也承認自己需要別人的鼓勵和更新。他們是可以提供督導、方向、智慧和異象。但同時也接受自己的局限和無助。

要建立這一種健康的僕人領袖文化、不單只是領袖需要有更新的心態、就是那些跟隨者也必須有正確的心態去回應和接受帶領。跟隨的群眾必須除去他們對領袖所要求的完美形像、和克服他們對不完美的領袖所生發的恐懼和不安。

當領袖和跟隨者建立起這種平衡健康的「責任與成長」關係時、領袖自然會在服事的過程中被更新、而跟隨的群眾也會因此在責任上有所成長。

Wednesday, December 12, 2012

行動與結果

那落在好土裡的、就是人聽了道、持守在誠實善良的心裡、並且忍耐著結實。 (路 8:15)

 
人生是充滿各樣的變素。所以好的計劃和行動不一定會帶來所預祈的果效。

然而生命中也有很多不變的屬靈定律是我們可以依循的、例如﹕當我們無條件赦免別人的過犯、我們可以肯定能產除自己心中的苦毒。當我們真正用發自愛心而非因罪疚感或被迫的心態去服事、我們必然會成為蒙福的人。當我們以無私慷慨的心去施予、我們必然會得更美好的回報。當我們追求成為一個虛心禱告的人、我們必然會在屬靈的智慧上有成長。當我們順服体貼聖靈而活、生命自然變得更豐盛和充實。可是,很多人渴慕這些生命的果效但卻不一定會付出所需要的行動去建造或實踐。甚至有些人所選擇的生活方式和心態、卻恰恰跟他所希望得到的生命果效背道而馳。

其實一些所謂“屬靈的操練”是會很實際地影响我們的日常生活。比方、假若我們每天抽時間獨處默想、我們必然可以重新得力。若果我們顧惜我們的心靈健康、我們的身体也會因此而得益處。假若我們有意義地在白天生活、我們必然可以在晚上安然入睡。良善的作為會帶來良善的後果。美好的種子也會結出美好的果實來。

不幸地、人往往把注意力只放在成果上、卻忽略了得果子的相關條件和必須行動。我們追求從樹上摘果但卻沒有去種植和培育樹苗。我們追求得祝福但卻沒有順服。我們追求全人的健康但卻沒有保養顧惜自己的身心靈。我們追求得到內心的真平安但卻沒有坦誠敞開而活。

生命的果效往往都需要長期的忍耐去進行鬆土、撒種和灌溉的工作。打好根基是培育生命的必須步驟。其中是包括每天憑信順服去行善、而非追求捷徑的方法去結果。持守生命之道去面對每天黑板式的生活是豐盛生命的必修課。忍耐是在沈悶的土壤中被孕育出來的屬靈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