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25, 2012

自以為義的反省

我閉口不認罪的時候、因終日唉哼、而骨頭枯乾。黑夜白日、你的手在我身上沉重.我的精液耗盡、如同夏天的乾旱。我向你陳明我的罪、不隱瞞我的惡.我、我要向耶和華承認我的過犯、你就赦免我的罪惡。(詩 32:3-5)

人太容易被自己的盲点利用成為別人的跘腳石。我們天生的心理防禦系统會很容易為自己的行為表現來找藉口、卻不願花時間進行深度的自我反省或檢討。不單如此、我們更採用批評和論斷別人的方法和態度來遮掩自己的弱點。當我們經常評論別人的輭弱和無知時、我們彷彿把自己放在他人之上、也把自己顯得比別人更優秀和完全。我們忽略自己心中沒有對付的問題也看不見自己原來才是真正的問題人物。

在內心的獨處中、我們是否能聽見世人掙圠的痛苦、其實就好像我們自己的經歷一樣?這操練是要挑戰我們先分辨出引發我們內心痛苦的緣由在那裡。然後我們可以看見在別人身上出現的種種問題和弱点、原來也可以在自己的身上或心中找到。

我們若經常進行這類型的自省操練、它會挑戰我們謙卑來為自己的輭弱認罪悔改。也因此可以幫助我們帶著接納包容的態度去擁抱別人、而非指控和拒絕別人。

Friday, April 20, 2012

成功可以是你的敵人

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 624

我們追求成功而非成長、正因我們活在一個重視成功而非成長的世界中。擁有名利已經成為世人公認的成功標準、於是也成為世人基本的人生觀。成功決定我們的身份和價值。成功主導我們的生命。「沒成功、枉為人」漸漸成為我們人生的座右銘。就是對於我們跟隨主的人來說也好像不例外。我們在事奉主的道上越成功、我們便越發被成功來主導我們的生命。結果、成功成為我們生命真正的主人。我們為了達到成功可以不擇手段和不惜一切。使用高舉榮耀主的旗幟,卻用不榮耀主的原則和優先次序,最終要得到驕人的成就。所以、成功比失敗才真正是我們的敵人。

人的「所是」比人的「所有」來得更重要。人的「所是」是創造主富予給人生命原有的價值和潛質。人的「所有」是人使用自己的潛能和機會去獲到的東西。成功往往是用來描寫我們的「所有」而非我們的「所是」。故此當人把重點放在人「所有」的成功、我們便把人「所是」的價值遺忘了。有時為了達成我們的「所有」、甚至把人的「所是」也犧牲了。這到底是人真正的成功還是失敗呢?

我們需要重新發現人的「所是」比人的「所有」更重要。若能夠發現自己的存在價值是遠勝過我們的工作和成就、這是何等大的一種喜樂和釋放。這發現給我們帶來人生新的評估價值標準和空間、好叫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我們成長中需要強化或對付的地方去。

這種生命重點的改變是會帶來傷痛的代價。為了對自己的「所是」更忠誠、我們需要學習每天放棄我們心靈中所慣常渇求的「所有」、就是從別人身上獲得的欣賞和重視。求主幫助和加力量給我們。

Thursday, April 12, 2012

接受的藝術

向來你們沒有奉我的名求甚麼、如今你們求就必得著、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約 1624

「接受」可以引進更親密,誠懇,坦率和更新的關係

我們通常要評估是否願意接受別人所施予的關係或東西。故此接受本身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會引起人內心很多的掙扎和情緒反應。

耶穌進入人類的歷史,所帶來的回應並非是引來人歡然的接受。相反地,聖經說:他在世界、世界也是藉著他造的、世界卻不認識他。他到自己的地方來、自己的人倒不接待或接受他。 110-11

接受別人的愛,引進親密的相交
接受別人的愛,觸動感情的投入
接受別人的愛,懷抱冒險的可能
接受別人的愛,引發蛻變的生命
接受別人的愛,騰出空間去調整
接受別人的愛,體會恩典的震撼
接受耶穌的愛,扭轉人生的方向

Monday, April 9, 2012

獨處中的爭戰

你們從前遠離神的人、如今卻在基督耶穌裡、靠著他的血、已經得親近了。因他使我們和睦、原文作因他是我們的和睦將兩下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 (弗 2:13-14)

獨處的心境並非一定是充滿平靜和安息。獨處也可以是心中最充滿爭戰和困惑的時刻。獨處是我們面對赤裸裸的自己和一切內在痛苦的地方。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也可以是人內心最嘈嚷喧鬧的時候。獨處是疑惑叫嚷、自卑作崇、雜思爭鳴、淫念滋生、恐懼圍困、憂慮四起、罪疚羞愧和各種仇敵猛攻的時候。因此獨處是一個屬靈的戰場。

但獨處也可以是一個給我們更新復興機會的地方。我們要在獨處中經歷神的同在、去勝過我們一切的疑惑、憂慮恐懼、罪疚羞愧、自卑自憐和各種不潔的思潮。在獨處中我們可以享受在大風暴之後的平靜安懚和身心靈的復甦。

在獨處中我們不需要壓抑我們的感受或傷痛。我們可以來到那位愛我們也了解我們輭弱的神面前、被衪擁抱和醫治。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 (來 4:16) 。我們今天所享有與神和好的關係是主耶穌付上極大的代價換回來的。我們帶著誠實單純的信心進入獨處、好叫我們在聖靈的光照和幫助之下、可以經歷因更新而來的恬靜安息。這獨處中的安息是主愛而來的禮物、是罪得赦免的後果、也是神大能的明證。阿門。

Friday, April 6, 2012

沒有回家的兒女


天離地何等的高、他的慈愛向敬畏他的人、也是何等的大。東離西有多遠、他叫我們的過犯、離我們也有多遠。 父親怎樣憐恤他的兒女、耶和華也怎樣憐恤敬畏他的人。  (詩 103:11-13)

神兒女一個普遍的困擾就是不停在各處尋找生命的意義、方向、價值和滿足,但卻忽略了從自己的內在生命入手。這現象反映了現代信徒為何經常活在不安和愚昧的狀態之中。縱然回到自己的家、但卻仍然坐立不安。找到了活水泉源、卻沒有盡情享用。得到了永恆真理、卻還在四處尋索生命意義。我們彷彿還未找到那已經住在我們生命中的至寶。我們好像不能安居在父神的懷中、不能享受與主同行的福樂。我們不甘住在已熟識的家居、享受神厚賜給我們那無比的豐盛生命。

因此、今天在我們生命中最需要向父神作的回應、並非是前進的感召、而是回轉的感召 – 就是回到信仰的根基、拾回起初的愛情和單純的順服。每日享受回家與神親密同住的美好關係。

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責備你、就是你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 (啟 2:4)

Tuesday, April 3, 2012

往裡面上面看

我愛耶和華、因為他聽了我的聲音、和我的懇求。他既向我側耳、我一生要求告他。(詩 116:1-2)

信徒轉向神的態度可以是為了逃避面對現實。有時我們為了某些困境而迫切祈求上帝的幫助和介入、而卻忽略積極地去面對那困擾我們的事情。我們的禱告基本上是希望自己不需要面對那些處理困境的責任。當面對問題時、我們往往只選擇向上看而沒有往內看。我們於是變成了一個逃避責任的人。

不但如此、我們有時往內看的態度也會變得負面。我們往內看是為了追求心靈的恬靜和滋潤、然而結果卻不如理想、我們仍然感到內心枯乾和困擾不安。這種失敗的經驗會令我們更感到困惑和罪疚。

屬靈操練的心靈取向並非只是往上看或往內看。我們的心路歷程絕對不只是單向。我們往內看的能力乃是從往上看而領受回來。同樣我們能夠誠實地往內看、也是因著我們藉禱告向上支取回來的能力。因著上頭而來的能力、我們才可以誠懇切實地面對自己裡面的本相、好叫我們向神認罪悔改、因而生命得著赦免和被更新復興。

這種心路歷程的最終結果就是得著與愛我們的主建立更密切和諧的關係。我們會更渴慕每天被神所得著、喜悅、關顧和在衪的恩光中不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