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27, 2012

獨處是要與神同在

他以我的默念為甘甜.我要因耶和華歡喜。 ( 104:34)

 
獨處並非只是在於抽離和安靜。也不是在於靜止內心嘈雜的聲音、好叫自己能享受片刻的安寧和恬靜。正如歷代屬靈長者們的一致體會、獨處不是為了孤獨而是為了與神同在。

獨處並非在於退到一個孤獨無人之地、而是退到一個可以相交團契之處。那裡不單只是寂靜、還是充滿內心與神交往對話的地方。獨處絕非是抽離為了退隱、乃是抽離為了能與那經常在群眾中容易被忽略的神有更深度的相交。

我們也許可以在忙碌的服侍中體會神的同在。我們也可以在集體的敬拜和小組查經聚會中經歷神的臨在。但這在獨處中與神相交的經歷、乃是一種神給人獨特的恩典體會。

我們在獨處中與神的相交可以是多元化的。但我們在獨處中是要追求寧靜過於祝福、追求相交關係過於尋求生活的答案、我們也非為了得著什麼啟示或施予什麼給神、而是為了專注在愛我們的天父身上。在獨處中我們學習如何藉著專注的聆聽、和靜享與神友誼的關係中、去體會祂臨在的榮美。

有很多創意和美善的事情都可能在獨處中產生出來、但這並非是我們實踐獨處的原因。獨處本身就是我們操練的唯一目標。獨處實在是一個充滿信望愛的地方、因此獨處強調臨在過於工作、尋求相交過於得到幫助。

Sunday, December 23, 2012

獨處默想的操練

耶穌的名聲越發傳揚出去.有極多的人聚集來聽道、也指望醫治他們的病.耶穌卻退到曠野去禱告。 (路 5:15-16)

 
獨處默想的操練經常會碰到重重阻力。其中包括有外在環境而來的壓力和發自內心的煩躁雜亂思想等。故此我們有必須建立操練獨處的習慣。事實上、人是有足夠的理由不選擇抽離獨處。因此我們需要好好計劃獨處默想的操練。我們絕對不能倚賴老我的自發而行、因為這操練絕非人性的自然傾向。

獨處默想的操練基本上沒有一種最理想的時間和地方。每一個人都必須按照自己的生活習慣和工作日程、來選擇一種最合適自己操練獨處默想的時間和地方。對某一些人來說、早上可能是最合適的時間; 但對另一些人而言、午飯時候或晚間會更合適。有些人喜歡在家中某處安靜的角落來操練獨處。但也有些人喜歡到公園或海灘去安靜默想。無論在什麼的時間或地方、最要緊的就是讓我們可以真正安靜去操練獨處默想的功課。

操練的重點在於能為自己騰出空間來作生命的反省。身心靈的忙碌會令人感到疲乏、混亂和迷惘。心中失去了重心便會時常覺得有種不知所措或若有所失的一種莫名感受。獨處默想的習慣是為生命建立一個屬靈傳统、幫助我們勝過每次在安靜中都忙著要尋找某種人生決策和方向的渴求。透過這種屬靈傳统、我們便可以在獨處安靜中放鬆自己的緊張情緒、享受與神同在的親密空間。

有獨處的空間不一定會有反省和默想的發生。在安靜的環境中也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干擾。我們心中莫名的忙亂、失落、衰敗和恐懼感都會在安靜中忽然湧進來。我們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才能叫心中的干擾和躁音慢慢安靜下來。正如幼苗需要在寂靜的泥濘中等候多時才茁壯起來。故此、忍耐和堅持都是操練獨處默想所必須要有的部份。

Saturday, December 22, 2012

僕人領袖的責任與成長

耶穌、外邦人有君王為主治理他們.那掌權管他們的稱為恩主.但你們不可這樣.你們裡頭為大的、倒要像年幼的.為首領的、倒要像服事人的。是誰為大、是坐席的呢、是服事人的呢.不是坐席的大麼.然而我在你們中間、如同服事人的。 (路 22:25-27)

 
領袖經常會面對自己內在的爭扎和外在的群体壓力、去追求成一個勇敢、果斷、自信、獨立和自恃的强人。久而久之,領袖會很容易被誤導以為自己真是一個無械可擊的偉大人物。因著別人的期望和社會的鼓催、一個偏差了的領袖自我形像便因此被世人所塑造出來。很快我們便把這領袖的觀念看成為一個人類社會不變的真理。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領袖是絕對無可口非的事。但做一個自義和自恃的領袖卻是一個極大的假象。領袖經常面對群体的壓力去成為一個强壯自恃的人。因此領袖時常都處於只有施予、而沒有接受幫助的光景中。這絕對不是一個健康的社會現象。

一個僕人領袖同是一個需要別人幫助和別人需要他幫助的人。這種領袖的生活形態是平衡於盡責服役和接受培育之間。意思是指這些領袖一方面可以是很強壯的帶領者、但另一方面、他也樂意承認自己有缺乏、輭弱和需要學習成長的地方。這種領袖在樂於施予和服役他人的同時、也承認自己需要別人的鼓勵和更新。他們是可以提供督導、方向、智慧和異象。但同時也接受自己的局限和無助。

要建立這一種健康的僕人領袖文化、不單只是領袖需要有更新的心態、就是那些跟隨者也必須有正確的心態去回應和接受帶領。跟隨的群眾必須除去他們對領袖所要求的完美形像、和克服他們對不完美的領袖所生發的恐懼和不安。

當領袖和跟隨者建立起這種平衡健康的「責任與成長」關係時、領袖自然會在服事的過程中被更新、而跟隨的群眾也會因此在責任上有所成長。

Wednesday, December 12, 2012

行動與結果

那落在好土裡的、就是人聽了道、持守在誠實善良的心裡、並且忍耐著結實。 (路 8:15)

 
人生是充滿各樣的變素。所以好的計劃和行動不一定會帶來所預祈的果效。

然而生命中也有很多不變的屬靈定律是我們可以依循的、例如﹕當我們無條件赦免別人的過犯、我們可以肯定能產除自己心中的苦毒。當我們真正用發自愛心而非因罪疚感或被迫的心態去服事、我們必然會成為蒙福的人。當我們以無私慷慨的心去施予、我們必然會得更美好的回報。當我們追求成為一個虛心禱告的人、我們必然會在屬靈的智慧上有成長。當我們順服体貼聖靈而活、生命自然變得更豐盛和充實。可是,很多人渴慕這些生命的果效但卻不一定會付出所需要的行動去建造或實踐。甚至有些人所選擇的生活方式和心態、卻恰恰跟他所希望得到的生命果效背道而馳。

其實一些所謂“屬靈的操練”是會很實際地影响我們的日常生活。比方、假若我們每天抽時間獨處默想、我們必然可以重新得力。若果我們顧惜我們的心靈健康、我們的身体也會因此而得益處。假若我們有意義地在白天生活、我們必然可以在晚上安然入睡。良善的作為會帶來良善的後果。美好的種子也會結出美好的果實來。

不幸地、人往往把注意力只放在成果上、卻忽略了得果子的相關條件和必須行動。我們追求從樹上摘果但卻沒有去種植和培育樹苗。我們追求得祝福但卻沒有順服。我們追求全人的健康但卻沒有保養顧惜自己的身心靈。我們追求得到內心的真平安但卻沒有坦誠敞開而活。

生命的果效往往都需要長期的忍耐去進行鬆土、撒種和灌溉的工作。打好根基是培育生命的必須步驟。其中是包括每天憑信順服去行善、而非追求捷徑的方法去結果。持守生命之道去面對每天黑板式的生活是豐盛生命的必修課。忍耐是在沈悶的土壤中被孕育出來的屬靈果子。

Monday, October 29, 2012

禱告與抉擇行動

神阿、求你聽我的呼求、側耳聽我的禱告.我心裡發昏的時候、我要從地極求告你.求你領我到那比我更高的磐石。 (詩 61:1-2)

 
我們強調在困境中需要作出回應的抉擇。信徒不是只採取被動的處事態度。我們在接受神帶領的同時、也必須採取主動的回應態度來與神同工。

我們强調信徒必須作抉擇來回應神的感召。在接受神帶領之下、我們還需要主動進取、冒險跟隨、接受挑戰、創造機會、踏上征途和篤信順服、好叫我們能真正經歷神的帶領。

當然、我們所强調的回應抉擇並非是自信或自恃的工作態度。事實上、一個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回應神帶領的人、都是曾經飽嘗主恩滋味和經常住在主愛中的一個蒙福的人。這種人的內心經常被神的愛所更新和滋潤、他們滿有受教的心去接受別人的意見和勉勵。他們更重要的特性就是一個禱告的人。

不幸地、人往往把禱告和抉擇看成一種矛盾的關係。強調禱告的人會被看為逃避現實的宗教狂熱者、而強調抉擇的人就會被看為不屬靈的實用主義者。這種兩極化的界定都不必要。一個在禱告中領受神感召和帶領的人、是會得著更大的力量去作出回應的抉擇去實踐各種具體的行動。故此、一個果斷的工作者也應該是一個甘願聆聽神引導的禱告者。

Thursday, October 25, 2012

發現「沒有装飾的」真我

於是叫眾人和門徒來、對他們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可8:34)

 
我們可以選擇在成長過程中卻步不前、不追求實踐真我的潛能、不願意更新生活型態來避免改變失敗的風險。又或者可以選擇在成長的路上勇往直前。

生命成長的一個重要動力乃是在於發現自己那「沒有装飾的」真我。這真我甘願放下一切掩蓋或防禦自己脆弱生命的装飾和成就、好去實踐真愛的相交關係。當我們敢於放下一切可以炫耀自已價值的名利時、我們方才可以找到生命成長的契機。但這是絕對不容易的一件事。特別當我們活在這個追求名利的世界中、我們生活的優先次序都已經早被顛倒了。我們在這以名利為首的大染缸中越感到滿足、我們便越不覺得有需要去發現那「沒有装飾的」真我。享受自己多年來所努力賺取的名利和所建立的安樂窩也不算是件壞事。於是、我們便選擇不再追求甚麼是生命存在的真正價值和成長的優先意義。

其實我們可以在人生許多重要的際遇和過渡中、去發現那「沒有装飾的」真我、例如﹕從單身進入婚姻、從健康進入病患、從貴胄進入庶民、從權勢進入捨己、從安全進入冒險、從青年進入成年、從自滿進入尋找、從肯定進入懷疑、又或者從督信進入求問的過渡等等。假若我們能在這些人生的過渡中放下自恃、誠實追求去發現那「沒有装飾的」真我、我們必然體會到嶄新的成長生命。所以、捨己原來才是找到「沒有装飾的」真我的關鍵所在。

Wednesday, October 3, 2012

成熟像小孩

耶穌卻叫他們來、、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神國的、正是這樣的人。我實在告訴你們、凡要承受神國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 (路 18:16-17)

 
屬靈生命的成長與肉体的生命有所不同。人的身体和情感都會經過從孩童到成人的不同成長階段。除非我們有特殊的心理或情感問題、一個成年人必然會將他孩童期的心理狀態放下。然而、屬靈生命的成長狀況卻不是這樣。一個成熟的屬靈生命並非代表強壯、自信、獨立和已達標了。相反地、一個越成熟的屬靈人、他會變得更像一個渴慕成長和受教的小孩。他們會在這屬靈的成長路上、重覆學習一些基本的功課。

有許多從前曾經處理過的道德問題又會重新浮現出來。許多我們以為已經克勝過的理性邏輯問題也會再度困擾我們的思想。那些我們以為已經滿足了有關委身和順服的基本信仰要求、又在新的環境中、如雨後春筍般四處彰顯出來。從中我們的忠心、真心和正直的心又再次接受嚴峻的考驗。就是在這些具体生活的鍛鍊中、我們被呼召要變得更加像小孩一樣的單純和受教。

更像小孩絕對不是要變得更幼稚無知。而是要成為更敞開、更不自信和自恃、選擇更信靠神的幫助、更受教地追求神的帶領和做就。很可惜地、現今世代有很多自恃自傲的人、滿以為自己巳經懂得一切、不必再成長了。

更像小孩的召命、是要叫人否定這種自恃的人生態度、和學習不單只欣賞別人在你生命中的各種貢獻、更感謝神所賜給人各種的屬靈福氣和好處。於是我們的生命便會從轉變為、成熟變成像小孩、施予變成受益等各類靈命的樂章。正如保羅從主所領受的提醒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保羅)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凌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因我甚麼時候軟弱、甚麼時候就剛強了 (林後 12:9-10) 。這種屬靈生命的成長狀態就是不斷變得像小孩般的信靠上帝。

Thursday, September 27, 2012

負傷的治療者

那知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 (賽53:5)

 
我們絕對不必要先是已經完全才可以成為別人的幫助。這是一個放於四海皆準的原則。服侍不一定發自人的才幹能力、也可以從人的缺乏軟弱而出。

事實上、我們的服事不一定只局限在我們曾經歷過被人服事的水平。我們也可以幫助別人超越自己成長的不足之處。青出於藍且勝於藍、老師能把學生栽培得比自己更高的境界才是一種最美好的服事。

一個負傷的治療者往往帶給別人成長的盼望和祝福、會甚至超越過該施予者自己的需要和經歷。很多時候、負傷的治療者所帶給別人的祝福和醫治、正是他們夢寐以求想得到的東西。

我們應該在關顧自己需要的同時、也隨時預備幫助別人療傷。這種服事的心態才不至叫人被自己的自卑自憐所癱瘓、以至不能成為別人的祝福和幫助。我們應該堅持不要讓自己的困難成為行善的藉口、就好像馬其頓教會留給我們的美好榜樣﹕「他們在患難中受大試煉的時候、仍有滿足的快樂、在極窮之間、還格外顯出他們樂捐的厚恩。我可以證明他們是按著力量、而且也過了力量、自己甘心樂意的捐助.再三的求我們、准他們在這供給聖徒的恩情上有分(林後8:2-4)

一個負傷的治療者跟世人一樣都有生活上的各種需要和困難。然而、他們在承認自己缺乏的同時、不會因而忽略關顧別人的需要。他們選擇不讓自己需要上的缺乏成為服事別人的障礙。相反地、他們會因此而更敏銳別人在生命中的各種缺乏和難處、從而成為別人的鼓勵和祝福。

Monday, September 24, 2012

恬靜默觀

以色列人出埃及地後、第二年二月初一日、耶和華在西乃的曠野、會幕中曉諭摩西(民 1:1)

把獨處靜觀看為建立關係的地方可能有點不可思議。事實上、獨處靜觀是有需要把自己從人群中抽離的部份。獨處靜觀也是有需要從繁亂的世界中抽離、好讓自己能專注聆聽聖靈微小的聲音。但這抽離的需要只是獨處靜觀的一部份而已。其實我們也可以在人群和鬧市中操練獨處靜觀。正因獨處靜觀是一種內在恬靜、平穩、可以在繁囂閙市中仍然能禱告默想的心態。

很多時候、人雖然是抽離到安靜的地方、但心境不一定能安靜下來。我們往往在安靜的地方、但心裡卻是煩亂嘈吵、萬馬奔騰。我們其實是可以為別人的緣故而抽離獨處。我們因著希望與別人建立更深入的情誼、關心有需要的朋友或與新朋友開始建立相交的關係而抽離獨處。我們因為藉著抽離獨處才能找到上頭來的智慧和內在的力量去關愛別人。在抽離獨處中我們對自己、別人和上帝都可以有更新的發現和體會。

我們在抽離獨處中不單只尋找到自己的真我、也關心到在我們身邊的許多人。我們在安靜中記念他們、為他們禱告、祝福他們、也尋求更創意和有效的方法去表達我們的關愛、鼓勵、勸勉、服侍與支持。

故此、抽離獨處和恬靜默觀並非只是用來單獨反省自己的地方或時候、也是用來反省自己與別人和上帝的相交關係、從而在其中得著更新的力量去愛。

Tuesday, August 14, 2012

安靜的生命一角

自己在曠野走了一日的路程、來到一棵羅騰樹下.就坐在那裡求死、說、耶和華阿、罷了.求你取我的性命、因為我不勝於我的列祖。他就躺在羅騰樹下、睡著了.有一個天使拍他、說、起來喫罷。  (王上 19:4-5)


生命若缺乏獨處反省的空間必然會帶來破壞。城市人的普遍現象就是把每天的生活空間都填滿活動。不單如此、為了證明自己可以更有效率地使用每一刻、現代人會在同一時間嘗試進行多項活動。結果便犧牲了生命中極不可少的安靜獨處時間。因此現代人的身心靈都變得極度枯干磨損、百病重生。

生命中安靜的一角或空間不單只能幫助人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和品格、它更能幫助人分辨出傷痛和困擾的源頭、以至我們藉此可以更有效地管理人心中的怒氣和苦毒、或更創意地解決生命中的各種困難。

生命中安靜的一角或空間最關鍵的地方並不只是用來處理問題。它是可以幫助我們從中找到人生的啟滌和嶄新方向。

然而、我們必須明白安靜空間的本身並不能帶來人生命更新的果效。再者、我們必須更重要承認人生命的更新並不在乎人本身的智慧和努力可以達成。我們在安靜獨處中體會到原來人是需要領受從上頭而來的更新力量和智慧、方能更創意地解決人生命的困局、和尋覓到人生突破性的新方向。

故此、安靜獨處並非是讓人竭盡心力去尋找自救方法的時刻。它乃是人學習謙卑禱告的地方、也是我們承認人有限的時刻。在安靜中向創造生命的聖靈求問和敞開聆聽一切關乎自己生命的隱私和抑壓問題。好讓神在其中光照並加力、去幫助我們每天進入更新的人生旅程。

安靜獨處最終要讓我們認定生命真是一份從神而來的禮物。從中我們被肯定我們是一群蒙福蒙愛的人。

Saturday, August 11, 2012

孤獨是一件禮物

當時、耶穌被聖靈引到曠野、(單獨)受魔鬼的試探於是魔鬼離了耶穌、有天使來伺候他。 ( 4:1, 11)

我們在生命中有時看為要逃避或勝過的東西卻是成長不可缺少的源頭。問題在於我們不太認識什麽是真正對自己最有益處的東西。我們很專注在於所喜歡吃的果子而忽略了結出這些好果子的根是些什麼東西。

孤獨對生命的成長來說也是如。我們若喜歡吃生命成長的果實、我們便要好好珍惜和擁抱孤單的時刻、彷彿是上帝送給我們的一份禮物。相反地、我們把孤獨看為一個問題和要設法逃避面對的事情。我們專注在孤獨所帶來困擾的情緒感覺、而非叫生命結出成長果子的根源。

我們沒有看見原來生命的價值是在孤獨中被肯定而成長。結果我們把自己投入關係和人群之中。竭力追求被愛和被接納、渴求熱刺刺的短暫情誼、設法把活動填滿自己的時間表和生活空間、以至我們沒有弧單的感覺。然而、這填滿了活動的生活方式卻把生命擠住不能成長、甚至令自己也透不過氣來。

我們並非要在孤單獨處中反省自己的價值、而是要發現自己的真我。孤獨其實是幫助強化人知覺的所在、是我們需現好好珍惜的一塊清靜樂土。從這寂靜的空間中我們找到了真正的安全感、來建立美好的人際關係和淨化人生命中的種種渴求。

Thursday, August 2, 2012

難阻變成出路

我的弟兄們、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但忍耐也當成功、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  ( 1:2-4)

學習安靜獨處和為自己騰出空間去默想、不單只是可以幫助培育我們的靈命。事實上、這樣的操練也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入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個性、品格、信念和價值觀等。故此、獨處實在是孕育生命的一個重要途徑。

獨處是可以幫助我們增加更多生命的內涵和創意、甚至把難阻也可以變成叫生命成長的出路。這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難阻往往帶來困擾、使我們對人和神生氣。難阻也會使我們感到自憐、無助、自卑和沮喪。我們會設法避免任何困難和阻滯的事情或際遇。當我們遇上生活中的一些難阻時、我們都會感到非常倒霉、並且埋怨和懷疑神的公義和愛是否真實。

這種負面的感覺告訴我們一個事實、就是我們的生命缺乏內涵和承担力。我們把難阻看為加增在我們已經透不過氣的生命重壓中的多一個負荷。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難阻其實可以幫助我們更多認識自己、所處的世界和我們處世的態度等。難阻往往可以鼓勵人想出解决問題的創意方法。困難也會帶來更新改變。我們會因著困難的發生變得加倍小心和喚醒禱告的觸覺。當我們在安靜獨處中思想生命所面對的種種難阻時、我們也許會發現難阻並不如先前所想像的可怕、其實它是幫助生命突破的一條變相出路。

Wednesday, August 1, 2012

禱告的實踐

亞伯拉罕說、求主不要動怒、我再說這一次、假若在那裡見有十個呢.他說、為這十個的緣故、我也不毀滅那城。耶和華與亞伯拉罕說完了話就走了.亞伯拉罕也回到自己的地方去了。 ( 1832-33)

禱告絕對不是逃避面對現實的一種表現、也不是消極克己的行為。禱告並非追求魔幻的神秘經歷、也不是在絕望無助時的一種感嘆呼求而已。真正禱告的實踐並非如此。而是剛好相反。

禱告的實踐是自我價值的肯定而非否定。因我想活得更充實豐盛和有意義、我希望得到從上而來的指引和智慧。

真正發自心靈的禱告是關乎全人的需要。我們藉著禱告把生活上的各種關注和掙扎都帶到關愛我們的神那裡去、讓祂幫助及引導我們。

禱告是尋求智慧而非只是答案、勇氣而非只是幫助、堅忍的能力而非只是解決問題的捷徑。

禱告要求我們誠實面對自己、承認我們現在所遭遇的處境、並且深切領悟到人資源和能力的局限 (並非一種不健康的自卑感作崇)、好叫我們尋求神的引導。

Monday, July 30, 2012

每天實踐的靈命

所以不要憂慮、說、喫甚麼、喝甚麼、穿甚麼。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631-33

靈命的實踐是在每天具体的生活中來進行。重點在於操練我們的屬靈觸覺、好叫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洞察聖靈的作為和說話。當然、神不一定每天都會給我們帶來嶄新的啓示。我們也沒有資格要求聖靈必須向我們說話或行神蹟。靈命操練的主要學習往往集中在「順服」的實踐上。學習順服神已經啟示給我們的生活原則和價值觀。當我們在這些基本要順服的功課上還未實踐時、我們不要求聖靈給更多的啓示。神的說話是要化成行動、而非變成作參考的一些資料。

 你們自己原知道應當怎樣效法我們.因為我們在你們中間、未嘗不按規矩而行.也未嘗白喫人的飯.倒是辛苦勞碌、晝夜作工、免得叫你們一人受累。」(帖後37-8)保羅給門徒所要效法的榜樣是很具体和直接了當的。靈命的實踐絕對不是一種很玄和抽象的生活方式。有時靈命的實踐是關乎一些很普遍和基本的生活形態、就如努力工作去謀生。但也有時候、靈命的實踐可以是反傳统和反潮流的。正如早期教會的生活取向﹕「那許多信的人、都是一心一意的、沒有一人說、他的東西有一樣是自己的、都是大家公用...內中也沒有一個缺乏的、因為人人將田產房屋都賣了、把所賣的價銀拿來、放在使徒腳前.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徒43234-35

我是你們的主、你們的夫子、尚且洗你們的腳、你們也當彼此洗腳。我給你們作了榜樣、叫你們照著我向你們所作的去作。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僕人不能大於主人、差人也不能大於差他的人。」(約1314-16)主耶穌基督給門徒留下一種極具革命性的榜樣、就是強的要服侍弱的、身份高的要俯就身份底的。這種生活的形態絕對是反傳统和反潮流的。這種生活的形態是反常和超然、故此也必須要有超然的生命才能實踐出來。主耶穌完全明白這種生活方式是超人性的、於是祂要每天強化我們內心的力量去承担這種生命的操練。詩人豈不也是這樣描寫嗎?「你當倚靠耶和華而行善.住在地上、以他的信實為糧.」(詩373)行善或靈命實踐的力量只有從神而來、因為這是違背了人「自以為義和自我為中心」的自然傾向。

神給人靈命實踐的目標是非常明顯和具体的﹕「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68)我們難度還需要更多和更大的啟示去確定它嗎?神願意我們不是知更多高深莫測的神學哲理、而是把祂賜給人的豐盛生命好好活出來。

Wednesday, July 11, 2012

生命存活的中心

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羅121-2)

我們的心思意念往往會受日常生活的環境和潮流文化的潛言默化所影響、甚至超過我們所能想像和意願。我們會追求屬世的人生目標、接受同樣的價值觀、持守共同的理想和生活型態等。我們的思維在大環境的感染中、已經變得功利化、世俗化、去人化和被消費主義所完全轄制著。但仍然沒有任何的警覺。

問題在於我們忽略了強化生命存活的中心。靈命的操練其實就是朝著這個目標而邁進。然而,現代人卻把靈命的操練邊緣化、把這操練看成一種可有可無的活動。當靈命從日常的生活被分割出來,靈命變成只是一種特殊的宗教活動而非日常生活型態、強調敬拜而非價值觀的塑造、渴求祝福而非委身順服、重視祈禱而非服役人群。這種與生活完全脫節的靈命失去了強化生命存在的意義和重心。在沒有生命重心的情況下,靈命便在世俗文化中隨波逐流。而所謂的屬靈的操練只變成一種生命的裝飾,而非生命的基本操練了。

Tuesday, July 10, 2012

內在操練的目標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林前1313

內在生命的操練並非只為享受靈靜之樂而已。我們很容易在操練的過程中忘記或忽略了起初進行內在操練的原意是為何。

我們起步的時候是很清楚我們選擇某種操練策略的原因。但當操練的日子久了之後,我們便很容易把重點放在操練的活動本身、而非操練所要達到之目的或果效上。我們變成失去了操練的方向,乃是要帶來內在生命的更新。於是、我們的操練變成膚淺和空洞。我們只為了安靜而安靜。

其實、安靜或內在操練的目標是為了施愛。正如保羅為以弗所教會的禱告一樣、我們默想禱告的操練是為了叫我們心裡的力量剛強起來、使基督因你們的信、住在你們心裡、叫你們的愛心、有根有基、能以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並知道這愛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便叫神一切所充滿的、充滿了你們。(弗 316-19

內在心靈的操練可能會為了各樣不同的目標和原因、但最終極要見到的效果是增加樂善好施的心。靜修並非為了自己、乃是為了叫我們的服侍和對人的付出變得更慷慨和更有清楚的目標及果效。

Thursday, July 5, 2012

爭取做那不可少的事

馬大伺候的事多、心裡忙亂、就進前來說、主阿、我的妹子留下我一個人伺候、你不在意麼.請吩咐他來幫助我。耶穌回答說、馬大、馬大、你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馬利亞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  (1040-42)

屬靈操練並非只是內在的心靈狀態。屬靈操練也可以是一種外在愛心流露的服侍。這種愛心的服侍不一定是很嚴肅和需要付出重要的犧牲或擺上。屬靈操練的外在服侍可以是很具趣味性,也可以是發自天賦潛能或恩賜的一種表現。最終為要達到真善美的服侍果效。

然而、這種服侍是有必須要專注。我們不可能兼顧太多的事情或活動,來叫我們的服侍達到有更深度的效果。假若我們不斷容許忙亂的事情充斥著我們的生命、我們是不可能騰出空間來進行更有深度的服侍。我們絕對不可以讓緊急的事去替代不可少的要事。日常緊急的事務是有必須去面對和處理的、但卻不可因此忽略了那些在生命中不可少的重要事情。

生命中不可少的重要事情往往是關乎長遠的人生目標或生存的意義。這些長遠的人生目標也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我們處理日常緊急事務的方法和態度。若單是忙於撲火但忽略防火的計劃和訓練、這絕對不會帶來更完美的效果。撲火故然重要,但防火的計劃和裝備來得更重要。

真善美的服侍是有必須先找緊生命中那不可少的事。而生命中那不可少的事乃是被人生的召命所主導的。我們必須有一種強烈的蒙召感或事命感、才能長期地委身在某種服侍的狀態之中而不感到困倦、甚至充滿著盼望和活力。因為這種服侍是從天上的異象而生、也必須是從衪而得力去完成。

Tuesday, July 3, 2012

安樂窩的危機

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 517
追求為自己建造隱固的安樂窩是人之常情。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世界和平、又能安居樂業。這好像是一般人所期盼的一個美麗終極憧憬:就是沒有戰亂和危險、叫人可以在自己的世界中安安樂樂地過日子。然而、這種追求安樂窩的熱衷往往成為難阻我們更新改變或者更大發揮潛能的跘腳石。因為任何改進更新都帶著某程度的冒險成份。除舊迎新最困難的挑戰就是放棄固有的習慣和環境、去追求或懷抱嶄新的東西和體驗。基督徒的成長挑戰和敵人、往往正是我們所習慣喜歡的安樂窩。

我們的世界往往鼓勵人要「安份守己」、或「以不變應萬變」的態度去過日子。對管理和高控者來說、這種安於現狀的態度是被受歡迎和鼓勵的。但在屬靈生命的領域裡、神卻強調我們要每天更新而變化。不要讓自己的生命變成彊化而缺乏成長的動力。

安全感不一定對成長有幫助。相反地,不斷求問、質詢和敢於冒險都會對成長有直接影響。因為靈命成長在於不斷反省求問自己活在這世界的意義和態度。靈命成長是不甘只在求存和不願效法世人的價值觀、卻不斷在基督裡質詢自己有否被世界所同化和彊化。靈命成長實在需要不斷冒險嘗試,找出如何在每天生活中突破老我的捆綁和世俗化的張力、讓聖靈有自由在我們裡面、培育出祂所賜給我們的豐盛生命。

Monday, July 2, 2012

虛心的靜默

因為那至高至上、永遠長存、原文作住在永遠名為聖者的如此、我住在至高至聖的所在、也與心靈痛悔謙卑的人同居、要使謙卑人的靈甦醒、也使痛悔人的心甦醒(賽5715

不是所有靜默都會帶來醫治和更新。正如靜默不一定帶來內在平安。在靜默的時候、內心可能是萬馬奔騰或者怒氣填胸。只有虛心的靜默才會帶來嶄新的洞見和心靈的亮光。

虛心並非是一種自卑自憐和憂猶寡斷的心態。虛心可以是一個雄心壯志洋溢進取的人,但仍然保持謙卑捨己的心態去靜觀和聆聽神的工作和帶領。虛心的人並非沒有人生目標和計劃。但認定神的計劃是比他的更好和更高。他甘心願意收下自己的雄心壯志去服在神的計劃之中。

虛心的靜默並不會被自己的慾望和計劃所充滿或主導。虛心就是先把自己的慾望和計劃放下、謙卑來到神的面前去接受衪可能透過別人和環境向我們所說的話。

Thursday, June 28, 2012

心中的禱告

主耶和華以色列的聖者曾如此說: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你們竟自不肯。(賽 3015


禱告是內心深處與神的密交。故此獨處並不在於地方、乃在於心態或心境的狀態。這種內在平靜和愛的心態是需要努力去維持、但並非用工作或學術研究的進展方法去追求。

努力的工作或學術研究是可以有量度的標準。我們可以向著某個目標努力邁進、並且很有效率地拼命往上爬。然而屬靈操練的狀態和量度標準並非如此。我們努力的進入是向著更捨己、更安靜、更等候或回轉的方向前進。這種前進的狀態彷彿是抓緊上帝的手、讓衪引導我們進入與衪更親密的關係中。

故此禱告是一種安靜在主面前去敞開聆聽和與神溝通的心靈狀態、而非一種操練的習慣和活動而已。不住的禱告於是便是一種在心靈深處經常向神保持的敞開狀態。這種狀態是不斷要在我們裡面成長、彷彿胎兒在母親的腹中成長一樣。好叫我們的心靈不停在迎向神、好像每天的呼吸或生命接受陽光的不可少部分一樣。我們的心靈是不停與神的智慧融合、並接受祂在我們生命中的各種供應和更新。

正如夫妻親密相交的關係一樣、這種心靈密交的狀態並非能用言語去表達或需要公開描述的事情。但這種親密關係的熱度是會影響我們的生活習慣和價值優先。

保羅說,「你們既聽見真理的道,就是那叫你們得救的福音,也信了基督,既然信他,就受了所應許的聖靈為印記。」有了聖靈印記(就是與神有了父子或像夫妻親密關係)的生命、便會在每日的生活中產生積極的盼望、復興的異象和無比委身的力量。我們是需要每天維持這種禱告靈交的心態、好像植物每日都要吸收陽光、空氣、水份和養料、才能有成長和美好的果子。

Tuesday, June 19, 2012

回應神無條件的接納

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 (約壹 1:9)

我們對自己的失望和過錯有太苛刻的回應。我們不能接受自己的不完全、我們也不能原諒自己的錯失。我們把自己囚禁在罪疚的監牢中卻不知如何處置它。我們甚至用這些錯敗來肯定自己的屬性﹕我就是一個失敗者、一個受害者、一個千古的罪人。結果我們浪費一生去活出這個屬性或去証明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這是多麽可憐的一回事!相反地、我們也不需要努力去証明我們不是這樣的一個人或去避免再度犯錯。因為完美主義絕對不是治療沮喪的解藥。

我們需要把自己的失望和過錯帶到一個可以被認定和卸下的地方。在那裡我們經歷無條件的接納和赦免。神沒有要求我們必須完全聖潔才擁抱我們。聖經清楚記載說、「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 (羅5:8)

當我們在失望和過錯中神仍然愛我們。我們雖然錯敗但衪仍然懷抱。我們雖然流浪悖逆但衪仍然歡迎我們回家。無論我們的錯敗是何等的大、但衪仍然給我們一個嶄新的開始。我們不必要繼續住在罪疚或沮喪的監牢中、我們可以今天就成為一個新造的人。


靈命成長的秘訣並非只在於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或治死老我邁進完全。靈命成長的秘訣最重要是在於認定那無條件愛我們的神、是每天等候歡迎我們這些雖然不完美的人、可以長久住在衪的愛裡、享受衪的勉勵和更新。

Friday, June 15, 2012

搭配服侍的挑戰

弟兄們、你們蒙召、是要得自由.只是不可將你們的自由當作放縱情慾的機會.總要用愛心互相服事。因為全律法都包在愛人如己這一句話之內了。  ( 513-14

服侍別人比搭配服侍來得容易。服侍別人可以是有效率發揮自己潛能和表現愛心的機會,它也帶給人一種滿足和成功感。但搭配服侍可以是一條漫長的路。在這路上需要很多的忍耐和關懷,也需要經常欣賞別人的貢獻和適應別人做事的步伐或習慣。因此、我們往往喜歡自己更有效率地去服侍別人、而非跟別人共同承担服侍的任務。

我們喜歡自己單獨去服侍,因為這不單只是最快速和有效果的方法。它也是給我們最多的自由和空間來完成我們的任務。這方法肯定會帶給自己某一程度的滿足感; 然而它也會剝削別人發揮潛能的機會。

在宣教的工埸也是一樣、我們很容易選擇有效率地自己作事工、而非跟當地的信徒或教會來搭配合作。因為我們可能覺得這樣做會拖長和拉慢福音工作的發展。我們希望盡快把宣教的事情有果效地在當地完成,就是把教會或福音中心建立起來。但這樣做卻不能增加當地信徒對宣教的承担和滿足感,因為他們沒有機會積極投入和參予在宣教工作的過程之中。他們只是接受宣教士的服侍而非跟宣教士搭配服侍。

要真正搭配服侍是需要虛己 - 把自己對事工的要求或理想放下、謙卑聆聽神透過這搭配過程中所要求我們學習的功課和帶領。然後在其中不斷自我調整步伐、為要叫共事的同工同得工作的果效和滿足。這樣的宣教工作才能有長久和持續性的成長與果效。

Thursday, June 14, 2012

責任感的成長

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 ( 6:8)

強調抽離的靜觀獨處與著重投入的組群社建並非屬於兩個截然不同的入世活動。其實兩者理應是互動互補的關係。組群社建的工作應該引發我們經常作內在深度的反省和更新。而靜觀獨處的操練是應該推動我們朝向積極投身組群社建的參予。

靜觀獨處的試探是逃避主義。組群社建的危機是迷惘和耗盡。當把兩者放在一起時、强調活躍投入社區建設的人便需要騰出更多時間去禱告默想﹔而喜歡獨處靈修的人則需要付出更大代價來關懷社群的工作。只有當一個人能正視世人在生命上的各種需要、他對世界的責任感才會有成長。同樣、當我們曾經体會過在生命中的各種缺乏、掙扎、無助和實際需要時、我們才能在回應別人的呼求和對幫助社群發展的責任感上有成長。

這種責任感的成長並不會叫人只關懷別人的需要卻忘記自己的缺乏。這種責任感的成長也不會叫人只關心自己靈命的長進、卻不理會別人的孤單無助、或對扶貧解困的呼聲無動於衷。

Tuesday, June 12, 2012

盡訴心中情的禱告

至於我、我要求告神.耶和華必拯救我。我要晚上、早晨、晌午、哀聲悲歎.他也必聽我的聲音。 ( 55:16-17)

真正的禱告應該是一種心靈深處與神的對話。在創造者的面前我們不必隱瞞真情感受,我們只管坦誠及全盤地把我們的思想告訴神。把我們的喜怒哀樂,失望沮喪等各種感覺與祂分享,並領受衪的安慰,提醒或斥責。

然而、在中國人五倫思想的影響下,我們不敢向長輩或上級隨便發言,更不用說全盤傾出我們的思想感受,甚至是對他們的不滿和忿怒。我們會認為這樣是不恭敬,不禮貌,一種完全不可接受的忤逆行為,也會帶來極不好受的報應。因此,我們絕不敢這樣與上級溝通,更不用說這樣向神禱告。

人禱告的一般心態正是要設法尋找出人生的答案和出路。無論祈禱裡可能帶著多少的忿怒和埋怨、但禱告往往是從盼望和困境而生。基督徒的禱告是建造在神人間一個穩固無比的關係根基上、這根基就是主基督。正如保羅所說:「因他(基督)使我們和睦、〔原文作因他是我們的和睦〕將兩下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弗214故此我們不必懼怕,只管赤露敞開地向神盡訴心中情。因為這樣的禱告、不管答案如何、本身就已經帶著醫治的能力。坦誠與神相交的禱告是神在基督裡給予人一份莫大的禮物。

Friday, June 8, 2012

用信心的眼睛尋找

求你開我的眼睛、使我看出你律法中的奇妙。(詩 11918

信心的眼睛可以幫助我們看破了問題的困惑

信心的眼睛可以幫助我們看破了人的自卑感

信心的眼睛可以幫助我們看見神的恩典憐憫

當我們用這樣的信心眼睛去尋找時,我們會不知不覺地發現原來問題的答案已在眼前。同樣的信心之旅會帶領我們進入正確的人生方向。原來神已經在引導着我們每天邁向祂給我們的人生目標。

Wednesday, June 6, 2012

靜聽細語的家園

我何等愛慕你的律法、終日不住地思想…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 (詩 119:97, 105)


獨居不一定就會帶我們進入獨處靜觀的操練中。除了抽離自己之外、獨處還需要很多的準備。獨處是要進入一種有果效的安靜狀態、就是把自己從每日的繁亂中分別出來安靜在神的面前、等候聆聽我們心靈中的細語和衪的說話。當我們安靜下來時、我們的內心會忽然有千言萬話、彷彿萬馬奔騰地要湧進來。我們要懂得從這眾多的聲音中、分辨出什麼是閒言閒語、什麼是工作和社交的應酬話、又或者什麼是從自己心靈深處而發出的呼喊聲。安靜便成為聆聽心靈細語的好地方。

若要叫獨處帶來美好的果效、我們必須要學習聆聽、就是懂得選擇不聽憂愁虛妄的話、卻專注在聖靈向我們發出微小的聲音上。這聲音帶給我們生命的盼望、美善的確据和創意的引導、好叫我們心中充滿洋溢和滿足。

在安靜的獨處中、我們會聽到心靈的細語。當我們藉著禱告讓神調教或引證這些話是從衪而來、我們的心靈便得到了極大的鼓勵和滿足、好叫我們成為真正合乎衪心意的一個人。

Tuesday, June 5, 2012

放手讓老我被治死

你所喜愛的、是裡誠實.你在我隱密處、必使我得智慧。求你用牛膝草潔淨我、我就乾淨.求你洗滌我、我就比雪更白。 (詩 51:6-7)

珍惜我們所擁有的東西是一件好事。我們應該好好管理神所托付給我們的一切。我們絕對不能輕看或蹧蹋神所托管給我們的東西和責任。我們是有必要有果效地善用神所賜的一切禮物。同樣地,神所賜給我們各種情誼關係也要好好保養顧惜。故此、在生命中有很多的事情和關係都是值得我們竭力去珍惜和管理。

但在另一方面、生命中也有許多的東西和事情是我們應該放下或捨棄。什麼是應該取或捨的決定經常在我們心中角力、引來心靈深處有各種覆雜的掙扎聲音。我們是有必要學習打開心門、不怕讓別人進來幫助我們取長捨短、甚至幫助治死我們的老我。

當我們省察自己的內心狀態時、我們會發現人普遍不喜歡改變老習慣。我們通常喜歡熟悉的環境和跟熟悉的人交往。我們普遍不喜歡太冒險的改變、就是面對很不肯定果效或可能令我們失控的關係和事情。我們甚至不喜歡改變一些對我們明顯有傷害的老習慣。我們會繼續追求那些空虛無聊的人生目標、或選擇住在毒害我們身心靈的惱恨和理怨當中。

我們有必要學習放手甚至讓老我被治死。放棄錯誤和空虛無聊的事可以帶來生命很多美好的新機會。若沒有先倒空、便沒有空間來引入並載滿一些更美好的東西。

Wednesday, May 30, 2012

忍耐乃成聖的必須禮物

我曾耐性等候耶和華.他垂聽我的呼求。他從禍坑裡、從淤泥中、把我拉上來、使我的立在磐石上、使我步穩當。 (詩 40:1-2)

心中的渴慕是一回事、但現實的狀况可以是完全不一樣。我們心中所渴慕的美善和理想、並不一定會在現實的生活中發生。這種彷彿一座大山難阻了我們實踐心中的渴慕的經歷是極之普遍。於是我們便成為了鴻溝一族中的夾縫人、經常徘徊在「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狀態中。

這種夾縫人的生活是極之苦惱。有一些人會因此而放棄心中美善的理想來尋求解脫。也有一些人會因此而變得更困惑和苦毒、於是帶來很多人際關係之間的破壞。

然而、有另外一些人會採用較積極的態度來處理這種心靈渴慕和生活實踐之間的鴻溝。他們把這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夾縫用來分辨或衡量盼望的質數和委身的深度。他們使用這從盼望到實踐之間的距離時間作為評估所盼望目標的可靠性、重要性和長久性。當他們一旦鎖定了所盼望的目標、他們便委身朝著這目標前進。

不單如此、這盼望與實踐之間的鴻溝也提醒我們一個令人討厭的事實、就是人無法能靠自己的力量去達成心中所渴慕的真善美。我們需要神大能的參予、我們需要忍耐的禮物、我們需要堅持的恩典、我們需要努力去達成這真善美的目標。但我們更逼切需要神的引導、保守和幫助。故此、我們在生命中所經歷過的這些鴻溝、都會鼓勵我們更多的謙卑禱告並且要忠心到底。

Monday, May 28, 2012

關顧從被滋潤的靈而出

從來沒有人見過神.我們若彼此相愛、神就住在我們裡面、愛他的心在我們裡面得以完全了. (約壹 4:12)

人不能單為別人而活。一個生命若完全只專注在別人身上很快便會枯萎。強調忘我地為別人擺上一切的生活聽來很偉大和屬靈﹔但事實上並非如此。我們不能忽略每天先讓神滋潤自己的靈、方才叫我們有能力去服侍和祝福別人。沒有先被愛我們就不懂怎樣去愛、所以約翰同樣說﹕「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 (4:19)

另一方面、人也不能單為自己而活。追求獨處靜觀或內在操練的人絕對不是為了「自己」而作。獨處的操練不在於技巧、乃在於個人親近神的一種經歷。同時、獨處的操練也在於學習關顧。關顧是願意花時間與別人同行共處。若治療沒有關顧、人會變成只關心快速的果效、而對別人身處的問題困難莫不關心、甚至覺得非常厭煩。

我們實在需要儆醒。千萬不要太快提供輔導、醫治和幫助的意見。倘若別人不接受我們的意見時、我們心裡會因此生出埋怨和憤怒來。我們往往發現要跟別人共渡困苦無助之旅比提供一點解決方法和意見來得更困難。與別人共同面對他們沒法解泱的痛苦或沒有出路的困境絕不容易。我們需要每天在獨處中經歷上頭來的滋潤、方才能真正關顧到那些在我們身邊孤單沮喪的同路人。

Monday, May 14, 2012

效法主元帥、喜樂迎新歲

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或作仰望那將真道創始成終的耶穌〕他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神寶座的右邊。  ( 12:1-2)

在寧靜的獨處中、我們可以為自己創造空間來靜觀神在我們生命中的作為。我們開始留意到衪每天引導的聲音。有時候衪的聲音會肯定我們手所作的工﹔但也有時候給我們新的挑戰。這聲音會呼召我們懷抱新的方向。呼召我們往前邁進、甚至超越人的極限。

在領受這帶領的初期、心中可能不太踏實,因它會引起我們心中有一點的恐懼或不安、以至我們甚至懷疑所聽見的聲音是否真正從神而來。這聲音確實會帶來生命的掙扎、叫我們經歷好像脫胎換骨的成長苦楚。

然而、在這掙扎的成長過程中、我們是會找到平安的確据。這平安也就是我們喜樂的源頭。故此喜樂與更新的生命是息息相關。更新的生命方向是從喜樂的心而出。喜樂的心也是我們每天實踐新生命方向所必需要的動力,它給我們有力量去勝過一切擺在新生命路上的難阻。

生命有了新的方向、便必須要有新的能力去承担。生命有了新的異象、也必須要有新的盼望和恩典去達成。喜樂的心幫助我們聽見呼召、計算代價、委身回應以至全人跟隨。

三心二意的順服或靠人意志的跟從都不會持久。只有喜樂的心才能叫我們在這邁向新生命方向的路上得到力量去成存。主耶穌就是我們的榜樣、他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神寶座的右邊。 ( 12:2b)

Friday, May 11, 2012

欣賞今天迎接新生

我觀看你指頭所造的天、並你所陳設的月亮星宿、便、人算甚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甚麼、你竟眷顧他。你叫他比天使或作神微小一點、並賜他榮耀尊貴為冠冕。 (詩 8:3-5)
生命不會被鎖定在今天的光景、彷彿將來也沒有希望改變。今天的人生是可以因著某種新的決定和委身而帶來明天一個嶄新的機會和開始。事實上、人不一定會常常帶著興奮的心情來期待明天的來臨。我們很容易因今天的難處而被困在失望和沮喪當中。

安靜默想可以幫助我們從失望無助的困境中被釋放出來。正如神藉以賽亞先知﹕「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 (賽 40:31) 當我們在獨處中專注在那全能和愛我 們的神身上時、我們便不再被今天的沮喪節磨而從新得到盼望。明天會更好並非只是一種勵志的思想、而是一種對掌管明天的神所表達的信念。然而、在我們期待明天會帶來更好的機會和盼望的同時、我們也不要忘記為今天而感恩。我們不要拒絕或藐視現在的生命。如果不是因為有今天的生命、便不能進入明天的美景。聖經提醒我們「要凡事謝恩。」保羅更說「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故此、我們要學習欣賞現有的生命、好叫我們帶著感恩的心來迎接明天的來臨。

若不能肯定今天的生命是神所賜或容許的話、我們便沒有盼望和力量去面對明天的新挑戰。期盼有更好明天的人、並非是那些厭煩今天生命的人﹔乃是那些喜悅現有生命的人、去期待明天會比今天來得更精釆和美好。

Thursday, May 10, 2012

尋找屬靈的群體

我不但為這些人祈求、也為那些因他們的話信我的人祈求.使他們都合而為一.正如你父在我裡面、我在你裡面.使他們也在我們裡面、叫世人可以信你差了我來。 (約 17:20-21)
我們內心最大的一個渴求就是要尋找到一個並不是因避世、卻是因入世遵行神心意而來與衪和好的關係。其次、我們內心第二個最大的渴求就是要尋找到一個帶給我們有真正歸屬感的屬靈群體。這兩個渴求並不是可以從世人而得來、也不是世人所能奪去。

這兩種的渴求其實都是息息相關、彼此和應的。然而、它們兩者都有個別不同的特質、絕對不可以混淆不清。我們內心對屬靈群体的渴求、絕對不能取代我們與神同行的內在關係。我們不能為了找到群体而犧牲自己的靈命 - 就是與神保持個別密切的相交關係!

另一方面、我們不應該因與神有個別密切的相交關係、而把自己抽離成為一個不問世事和獨斷獨行的人。神不單只呯召我們分別為聖歸給衪使用、衪也同時邀請我們進入人群當中、實踐用關愛和委身去建立屬靈的群體。

因此、我們心中所渴求與神和好的相交關係、應該成為我們尋找和建立屬靈群体的動力。與神密交的關係應該能支撐和維持我們建立團隊的委身。同時、在嘗試建立有意義的人際關係過程中、我們也經常要回到相交生命的源頭、不斷去向神支取真愛的力量和更新。

Wednesday, April 25, 2012

自以為義的反省

我閉口不認罪的時候、因終日唉哼、而骨頭枯乾。黑夜白日、你的手在我身上沉重.我的精液耗盡、如同夏天的乾旱。我向你陳明我的罪、不隱瞞我的惡.我、我要向耶和華承認我的過犯、你就赦免我的罪惡。(詩 32:3-5)

人太容易被自己的盲点利用成為別人的跘腳石。我們天生的心理防禦系统會很容易為自己的行為表現來找藉口、卻不願花時間進行深度的自我反省或檢討。不單如此、我們更採用批評和論斷別人的方法和態度來遮掩自己的弱點。當我們經常評論別人的輭弱和無知時、我們彷彿把自己放在他人之上、也把自己顯得比別人更優秀和完全。我們忽略自己心中沒有對付的問題也看不見自己原來才是真正的問題人物。

在內心的獨處中、我們是否能聽見世人掙圠的痛苦、其實就好像我們自己的經歷一樣?這操練是要挑戰我們先分辨出引發我們內心痛苦的緣由在那裡。然後我們可以看見在別人身上出現的種種問題和弱点、原來也可以在自己的身上或心中找到。

我們若經常進行這類型的自省操練、它會挑戰我們謙卑來為自己的輭弱認罪悔改。也因此可以幫助我們帶著接納包容的態度去擁抱別人、而非指控和拒絕別人。

Friday, April 20, 2012

成功可以是你的敵人

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 624

我們追求成功而非成長、正因我們活在一個重視成功而非成長的世界中。擁有名利已經成為世人公認的成功標準、於是也成為世人基本的人生觀。成功決定我們的身份和價值。成功主導我們的生命。「沒成功、枉為人」漸漸成為我們人生的座右銘。就是對於我們跟隨主的人來說也好像不例外。我們在事奉主的道上越成功、我們便越發被成功來主導我們的生命。結果、成功成為我們生命真正的主人。我們為了達到成功可以不擇手段和不惜一切。使用高舉榮耀主的旗幟,卻用不榮耀主的原則和優先次序,最終要得到驕人的成就。所以、成功比失敗才真正是我們的敵人。

人的「所是」比人的「所有」來得更重要。人的「所是」是創造主富予給人生命原有的價值和潛質。人的「所有」是人使用自己的潛能和機會去獲到的東西。成功往往是用來描寫我們的「所有」而非我們的「所是」。故此當人把重點放在人「所有」的成功、我們便把人「所是」的價值遺忘了。有時為了達成我們的「所有」、甚至把人的「所是」也犧牲了。這到底是人真正的成功還是失敗呢?

我們需要重新發現人的「所是」比人的「所有」更重要。若能夠發現自己的存在價值是遠勝過我們的工作和成就、這是何等大的一種喜樂和釋放。這發現給我們帶來人生新的評估價值標準和空間、好叫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我們成長中需要強化或對付的地方去。

這種生命重點的改變是會帶來傷痛的代價。為了對自己的「所是」更忠誠、我們需要學習每天放棄我們心靈中所慣常渇求的「所有」、就是從別人身上獲得的欣賞和重視。求主幫助和加力量給我們。

Thursday, April 12, 2012

接受的藝術

向來你們沒有奉我的名求甚麼、如今你們求就必得著、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約 1624

「接受」可以引進更親密,誠懇,坦率和更新的關係

我們通常要評估是否願意接受別人所施予的關係或東西。故此接受本身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會引起人內心很多的掙扎和情緒反應。

耶穌進入人類的歷史,所帶來的回應並非是引來人歡然的接受。相反地,聖經說:他在世界、世界也是藉著他造的、世界卻不認識他。他到自己的地方來、自己的人倒不接待或接受他。 110-11

接受別人的愛,引進親密的相交
接受別人的愛,觸動感情的投入
接受別人的愛,懷抱冒險的可能
接受別人的愛,引發蛻變的生命
接受別人的愛,騰出空間去調整
接受別人的愛,體會恩典的震撼
接受耶穌的愛,扭轉人生的方向